大连乡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部,东与郸城县接壤,西与城关回族镇相邻,乡政府驻地距县城中心9公里。全乡辖32个行政村,184个自然村,人口8.4万人,耕地9万亩。
大连乡是一个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艺术之乡,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相传500多年前,民间工艺制作,舞狮等在这里非常盛行,传承至今。其中民间手工艺术,尤以代庙行政村民间艺人丁克领的“泥泥狗”制作为代表,丁克领是“泥泥狗”制作的第十代传人,主要以制作“勋”为主,现为河南省民间艺术协会会员,曾荣获省“丰华杯”民间艺术奖。其“泥泥狗”制作方式古朴简单,用泥捏制,一根竹签挑两个孔,互相交汇,无论什么形状或大或小都能吹出悦耳的声音,它土味十足,以黑底为基色,然后用古老的上彩工具高粱杆构以红、黄、绿、白、粉红色点线结构的图案,“泥泥狗”有些画法,说明了我们祖先对生殖的崇拜,其造型古朴、品种繁多,似拙实巧、黑底彩绘、艳而不俗。丁克领的“泥泥狗”遵古而续今,不仅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玩具的风貌,而且还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一个充满神奇美妙的传说,它蕴藏着很多古代民间的传说和风俗习惯,对研究历史,社会民俗、美术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高桥行政村的民间艺术团在当地久负盛名,该团已有100多年历史,该团的传统民间节目“二鬼摔跤”最为群众青睐及叫好,据说该节目是从清朝光绪年间流传至今,节目由一人表演。演员穿上特制服装,双手双脚据地,背上是用木头刻绘的两个鬼的模样,钉上两顶帽子,套上两个大褂,表演服装内钉上用木板做的肩和腿。演员通过手脚的各种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两个“小鬼”厮打、格斗的场面,动作幽默、滑稽,令人捧腹。该团还有划旱船、鹤蚌相争等经典节目。
除此之外,是陈洼行政村的“舞狮团”, 该团代表人陈修敏介绍,狮分南狮和北狮两种舞法,而该团传承的是二者溶合的舞法。即结合了北狮的灵活又吸取了南狮的着重威猛。该团舞狮造型很多,有南狮的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又有北狮扑、跌、翻、滚、跳跃等等。舞者通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的表现出来。故此,舞狮讲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其次是谷堆庄的担经挑,郭寨的唢呐艺术及武术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
大连乡不但有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平粮台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位于大连乡大朱行政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古城,是中国二十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大连乡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结地,在饮食文化方面,高桥行政村的穆家牛肉,在当地也有较高盛名,据其传人穆自福先生介绍,他们穆家牛肉的发展距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也已经传承了几代人。
大连乡历届党委政府对文化艺术都比较重视,继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后,目前已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材料上报文化部。全乡现有民间文艺团体,流动舞台23个,各类民间手工艺品5种,有民间艺人700多人,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有声有色,后继有人,可以说民间文化艺术是遍地开花,处处结果,每一片土地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个文化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