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新网

淮阳新网 首页 泥泥狗 泥泥狗史话 查看内容

泥泥狗: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

2013-3-4 10:4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24| 评论: 0

摘要: “泥泥狗”不仅承载了悠远历史,更保留着远古时期“生殖崇拜”的遗俗,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衍的永恒主题。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人面猴”形象。“人面猴”半人半猿,其头和身上四周都长了毛,身上密密的花 ...

泥泥狗”不仅承载了悠远历史,更保留着远古时期“生殖崇拜”的遗俗,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衍的永恒主题。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人面猴”形象。“人面猴”半人半猿,其头和身上四周都长了毛,身上密密的花纹显得神秘而稚气。“人面猴”没有猴子的嬉戏顽皮,而是庄严而肃穆,形态竟酷似神像。据王今栋先生介绍,这“人面猴”就是传说中的“人祖”,是人们对传说中的人类祖先的神秘想象。而这些“人面猴”胸腹部夸张绚丽的纹饰图样,实质上都是一些女性生殖符号,是由生殖器官抽象变形而来的一些近似于符号样的花纹。

“这是因为在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人类数量稀少,生殖繁衍便成为重要主题,这些图案就是当时母系生殖崇拜观念的一种体现。”王今栋向笔者解释道。“这些生殖图案,可以说是原始图腾文化的一种延续,寄托了人们对生命延续繁衍的朴素希望。”不仅仅是“人面猴”,猴头燕、双头狗等“泥泥狗”形象,胸前都绘有母系社会崇拜的女性生殖图案。它们如此鲜活而生动,周身散发着强烈的吸引力,将人们拉入神秘而遥远的世界。

这种神秘的图腾力量如此强大,就连常年从事“泥泥狗”制作的民间艺人们也沉溺于此,难以自拔。王今栋先生就曾见过这样一个老人:这个老艺人居住在一个简陋的窝棚里,一心一意地做着“泥泥狗”。在那个与世隔绝的窝棚里,他看不见太阳,也望不到月亮,忘了白天,也忘了黑夜。累了,就打个盹儿。就这样,这位老艺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窝棚里延续着祖上心口相传的手艺。
窝棚里光线幽暗,老人总是觉得“泥泥狗”的色彩不够鲜亮:红色不够艳,就再涂一遍;绿色不够亮,就多抹一笔……一遍又一遍,一笔又一笔,不知道反复涂抹了多少次,才觉得满意。这时候老艺人把做好的“泥泥狗”拿出窝棚一看:嗬,那跳跃的颜色,强烈鲜明,有如神来之笔动人心魄!“泥泥狗”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就在这样独特的无意识的情况下,得到了超越形式与框架的一种升华。

形式上,“泥泥狗”没有约束,更没有局限。千百年来,它在人民的朴实想象中得以继承和延续,并用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诠释着特定时代的民间艺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