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狗是民间艺人捏的泥玩具的总称,有上百种呢。用泥捏成狗、猴、虎、鸟、小土鳖等禽兽的各种形状,黑色涂底,全身用红、黄、白、绿、粉红五色彩绘点线,造型浑厚古朴,色彩艳而不俗。每个身上都有一个小孔可以吹出不同的声音,音韵浑厚。 我们这一代人之所以这样喜欢泥泥狗一是因为没有玩具可玩,孩子们又处于爱玩的时候,泥泥狗让我们的童年变得多彩。再是泥泥狗确实美丽可爱,它奇怪的造型,如人面猴,草帽老虎、独角兽、九头鸟、猫拉猴、双头狗……让我们新奇,充满幻想;它的色彩,点缀的那样逼真,在手里好像鲜活的一样,而且它能够被吹响,吹出不同的声音。音乐在那时的乡村多么让人喜爱啊,孩子们的乐器至多是柳树发芽时,折一根柳枝做成的柳笛而已。最后,还因为泥泥狗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的,可能去年得了一个精致的泥泥狗,爱不释手,想着要保留很久,可是孩子们太活泼好动了,有时可能一不小心掉到地上,碎了;有时不知什么时候跑丢了,伤心的大哭一场,一天不吃饭也挽回不了。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们得到泥泥狗时的那种无比的雀跃欢欣了.春天的村里到处可以听到泥泥狗的呜呜声,此起彼伏的声响,让小村显得几分寂清,你仔细听,那弥漫在空中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神话. 可是,还没等我明白它的秘密,慢慢地,泥泥狗好像就淡出了我的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我惊奇的发现原来我们把玩的泥泥狗竟有那么深的文化渊源。它被和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们评价为“真图腾”“活化石”“活文物”,“淮阳泥泥狗造型古朴、粗犷、怪诞,已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实体。那些令人费解的符号,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的艺术魅力,使其具有强烈的使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通体黑色,象征着龟蛇崇尚,红白为主的花纹点缀主要部位,则意味着生命和生殖崇拜。”原来,泥泥狗承载着如此厚重的文化!远古的祖先们用它们寄托对平安多福长寿的愿望,寄托对人祖,对生命不息的崇拜。难怪泥泥狗给人一种浓重的神秘感,让你觉着永远无法穷尽对它的认识。 泥泥狗及其承载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笔底蕴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将龙的传人团结在以人祖为核心的凝聚力所在。可如今,赶庙会、拜人祖、送泥泥狗的习俗似乎有些淡化,社会的发展,信息的膨胀,让那样带着童真的梦渐行渐远,孩子们追逐着唱着歌谣索要泥泥狗的童趣也越来越少,甚至不见了! 有时想,是怎样的一些民间艺人做出了这样的尤物,也许他们像我的爷爷一般年纪,守在简陋的小屋里,用粗糙的历经沧桑的老手捏着、点着,继承下祖传的手艺,可这样的老人会越来越少了,生老病死,在他们用泥泥狗表现对生的崇拜时也一定看的坦然了。他们不追求名利,可他们的后人呢?会安然于如此默然一生吗?真怕呀,怕有一天这传承千年的手艺在我们这一代断送!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泥泥狗深远博大的文化呢?谁来欣赏它们呢?没有对它的了解,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一块泥巴罢了。真痛心呢,痛心我们后人对先人所崇拜的东西的亵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