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新网

图说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泥泥狗

2013-3-5 13:2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119| 评论: 0

摘要: 在古城淮阳的太昊陵庙会上,有一种民间艺人出售的泥玩具——泥泥狗。有“两头狗”、“人面猴”、“草帽虎”“猫拉猴”、“多头猴”等,造型奇特,种类繁多,皆为黑底彩饰。据说,泥泥狗是远古时期伏羲女娲抟土造人传 ...

在古城淮阳太昊陵庙会上,有一种民间艺人出售的泥玩具——泥泥狗。有“两头狗”、“人面猴”、“草帽虎”“猫拉猴”、“多头猴”等,造型奇特,种类繁多,皆为黑底彩饰。据说,泥泥狗是远古时期伏羲女娲抟土造人传说的艺术再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用淤泥捏制而成,全涂黑底,然后用红、黄、白、绿、粉五色,饰以点线结构的图案,其造型古朴,似拙实巧,浪漫奇幻,艳而不俗。海内外专家评价说:这些造型奇特的泥泥狗,是伏羲女娲时代及远古生灵群像的高度概括,是“真图腾”,“活化石”。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一 淮阳泥泥狗,再现了我国远古人类最早的崇拜图腾。

在太昊伏羲陵众多的泥泥狗中,有一个像人又像猴的形象,似人非人,似猴非猴,而且是一个女性,据考证,这个人面猴,就是中华人文始祖女娲的形象。她代表了整个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在这个“人面猴”的前腹,是一个用红白线条描摹的女性生殖器,而且极大地夸张,以至整个正面就是一个大大的女阴器官。女性生殖器官被当作神圣的图腾,表示当时人们对生殖能力的崇拜,对生命之源的歌颂。

点击浏览下一页
《山海经》中载有“并封”、“并逢”、“屏蓬”的两头兽。“并封”、“并逢”、“屏蓬”的本字,当为“并逢”讲,其含义是兽牝牡相合,凡两头者则意味着交配。淮阳泥泥狗中有很多双头样,如左右两头,前后两头,上下两头等,都表示交合之意。

点击浏览下一页

二 淮阳泥泥狗表现了远古人类生产力的特点

种类繁多的泥泥狗,包容了牛、马、犬及飞禽走兽,说明了这些兽类跟人类的关系。伏羲女娲时代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渔猎。《易传•系辞》中说,“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禽。”网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捕猎能力。人们把剩余的猎物养起来,便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几千年来,人们基本上承袭了伏羲时代的畜牧生产方式。牛、马、犬、鸡、鸭、鹅等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伏羲“养牺牲以充庖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开创了原始畜牧业的新时代,是那个时代生产力的重大突破。从泥泥狗所包容的种类看,伏羲时代畜牧业已经相当繁荣。泥泥狗中有很多多头兽禽类,也说明了人们希望大量繁殖的愿望。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四 在淮阳泥泥狗中,保留着伏羲时代最古老的乐器——埙

淮阳县大连乡丁楼村,户户都制作泥埙,群众叫它“梨喽”,又叫“娃娃头”“喔笛”等,属于吹奏乐器。《拾遗记•春皇庖牺》中说:“庖牺……丝桑为瑟,灼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可见,这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埙,当为伏羲创制。淮阳埙,音孔有三、五、六、八之别。一个音孔经气息控制与按指力度,可发出不同的音律。其音圆声幽,婉转悠扬,闻之如返远古时代。
点击浏览下一页


淮阳泥泥狗,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艺术珍品,其魅力之久远,长命不衰。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昭示着未来文明发展的极限,当为返朴归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