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狗”是远古图腾的再现,是远古氏族部落祭祖的圣物。自古以来,以特殊的“工艺品”面世,其制作的座落也有特殊的讲究。 中国传统文化一讲地点,二讲方向,三讲空间。淮阳“泥泥狗”制作基地千古以来只在太昊伏羲陵庙的东方。 《易经•系辞下传》说:“帝出乎震”。震为八卦的“离”位,“离” 位于八卦的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是朝气蓬勃之时。震,在季节上是春分,是春暖花开的春天,天下一派生气勃勃。伏羲在中国古籍记载里称东方大帝,称“春皇”、“东皇”或“青帝”。这些实质说的和在方向上说的都是东方大帝。由于“泥泥狗”是再现伏羲时代,是祭祖的祭品、吉祥品,所以其制用的方位也在其陵其庙的东方,相传,古昔只有一个金庄。 古昔,金庄家家户户,男男女女,都会制作泥泥狗。一年四季的农闲时候,他们老老少少齐上阵,选泥,捶泥,制作造型,涂色,勾线,忙碌不停。他们泥泥的涂色都是原始色彩,绿色用的麦叶的汁,黑底是锅底的灰黑色,工具用的全是高梁杆。保持了泥泥狗的古朴大拙,显现了其原始工艺。 邵波 邵波,独立职业手艺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高级工艺师职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创作涉雕塑、陶艺、绘画、设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