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促进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落实周口市淮阳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关于周口市淮阳区部分科级事业单位更名的批复》的通知要求,原太昊陵管理处更名为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并于7月2日在太昊陵举行了简约的换牌仪式。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了换牌仪式。
太昊陵是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占地面积数百亩,地面大型古建筑十余座,古松柏100余株,馆藏文物共计4万余件。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太昊陵文物保护工作,1949年成立羲陵保管委员会;1980---1985年设淮阳县太昊陵文物管理所;1985—2002年由淮阳县太昊陵文物保管所和淮阳县人民公园合并为淮阳县太昊陵博物馆;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2006年设淮阳县太昊陵管理局;2007年至今设淮阳县太昊陵管理处。2020年7月2日正式更名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
近年来,太昊陵文保工作在淮阳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工作一系列法规、政策,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狠抓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积极开展考古调查,实施文物抢救维修与合理利用,依法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使《文物保护法》得到切实有效贯彻执行,文物保护事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今天,由管理处更名为文物保护中心,是区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的具体体现,是基于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统筹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事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出的重要部署,对于加快全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换牌之后,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雷铁梁激动地说:昨天我们刚刚庆祝中国共产党99华诞,今天举行太昊陵换牌仪式,时间节点特殊,意义非凡,标志着太昊陵文物保护工作要续写新的篇章,文化旅游要有新的发展,文物保护中心的全体同仁一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凝聚文保和旅游发展新合力,高标准、严要求抓好文保各项任务落实,创新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有力地推进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