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新网

查看: 146308|回复: 2

整治顽疾,让文明成为一种常态

发表于 2021-3-8 09: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周口市 移动
                                                                         整治顽疾,让文明成为一种常态
  不随地吐痰、便溺,文明如厕,爱护公厕设施;不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口香糖、烟头等废弃物;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垃圾……这是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有关规定。
  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全省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当然,加强文明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省人民用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社会文明答卷。

  但是,标准越高,要求越严格,发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大,需要落实的工作就越多。其中,顽疾难以整治的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废弃物,客观上由于公共场所人流密集,流动性大,总体环境卫生状况不甚理想,管理上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监管常常会有不到位的时候,种种司空见惯的问题天天见,抓一抓,好一阵,一放松,就反弹,以至于积重难返,很难彻底根治。天长日久,自然就成为了老大难问题。市民对这种现象呼声最高,意见也最尖锐。

  类似老大难问题的存在,不要说与文明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就连整洁有序都还差一大截,市民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非下大力气整改不可。

  顽疾久治不愈,以至于成为城市的文明短板,究其原因,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管理方法,都存在不小的问题。少数市民积习难改,习惯于在公共场所乱丢乱弃杂物,垃圾投放也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分类,由此产生“破窗效应”,造成环境越来越差,问题积累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管理相对薄弱,管理人员对于种种陋习早已习以为常,见多不怪,习惯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能搞短期行为,总做表面文章,习惯于短时间突击一下,在应对测评、检查的时候把它搞得光鲜亮丽,美轮美奂,而等到检查工作一结束,又故态复萌,一切回到了从前,有些方面甚至还不如从前,这不但失去了文明行为促进的意义,而且也影响了城市的文明形象。

  对照河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一方面,要加强顽疾难以根治场所的硬件设施改造,努力改善周边环境,做到外观上整洁有序,视觉上赏心悦目,不断提升区域文明水准;另一方面,希望故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越来越少,爱护公共卫生环境成为人人遵守的行为规范;同时,广泛发动群众,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以及一切推诿扯皮、拖拖拉拉的不作为,真抓实干,抓出干劲,抓出成效,拉高标杆,补齐短板,细化目标任务,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做好日常的卫生保洁工作,形成文明行为的长效机制,防止以往的老大难问题出现反弹,进一步强化市民的文明意识,提升城市文明成色,让文明成为一种常态,谱写全社会文明和谐新篇章。
                                                                                                (粮食局王启海     雷德生)
发表于 2021-3-8 13:3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口号震天响,母猪能上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8 16:3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廊坊市 联通
建议入刑!最高死刑。效果立竿见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