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新网

查看: 278926|回复: 11

致淮阳在外务工人员的一封信(8.8)

发表于 2021-8-8 18: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许昌市 电信
淮阳务工人员的一封信(8.8)
周口市淮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致淮阳在外务工人员的一封信
在外务工的父老乡亲们:
你们辛苦了!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家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近期国内多个省份出现确诊病例,省内疫情点状扩散,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叠加,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又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为守护全区父老乡亲的健康,我们要牢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感染疫情。为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返淮前(非必要不返淮)
1.“有老有少有家庭,没有安全等于零”。保障好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比回家更为重要!你们所在地方政府对疫情防控都将作出周密细致安排,希望大家打消顾虑,安心在外生活、务工,不要盲目返乡。在外地遇到困难可向当地政府求助。如老家有需要解决的困难,可及时向家乡党委、政府反映。
2.如有特殊情况准备返淮的乡亲,请委托在淮亲人提前三日向所在社区(行政村)报备。回到淮阳后,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行政村)报告并主动配合做好信息登记和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同时,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管理,自觉接受“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居家隔离期间不允许外出。所以,如果您确定要回来,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您将无法及时与家人团聚,请慎重考虑。如因您未及时向所在社区(行政村)报备而导致疫情传播的,相关部门将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您的责任;涉嫌违法的,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二、返淮途中(注重个人安全防护)
1.返淮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尽量减少就餐;同时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监测,并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如途中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取消或终止行程。
三、返淮后(遵守隔离防护政策)
1.低风险地区返淮的乡亲,请自觉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措施,并主动配合行政村做好健康监测等;隔离期间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第一时间报告社区(行政村),由专人专车闭环转移至辖区集中隔离场所,落实“14+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等措施。
2中高风险地区返淮及健康码、行程码显示为“红色”“黄色”的乡亲,请第一时间到辖区集中隔离场所报到,严格落实“14+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1+4+7+14”核酸检测等措施。
疫情并未结束,抗疫仍在继续,守护大家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衷心祝愿各位乡亲们平安健康,幸福美满!
淮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1年8月8日

发表于 2021-8-8 19:4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联通
淮阳安岭镇均李做好疫情出入管控没错,把路用土堆起来不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8 21:5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商丘市 移动
封路有急事必耽误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0: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焦作市 联通
晴空① 发表于 2021-8-8 21:50
封路有急事必耽误事

不是早有文件了么,硬性封路违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0:4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平顶山市 电信
vachil 发表于 2021-08-08 19:46
淮阳安岭镇均李做好疫情出入管控没错,把路用土堆起来不好吧

很多乡镇都堆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0:4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有48小时核酸证明,是不是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1:0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驻马店市 电信
有意思的是,让在家隔离,还要去做核酸,不还是要来回跑么?做核酸途中出问题了咋办?在核酸点出问题了又咋办?矛盾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为什么都喜欢土堆封路,每个村都有领导班子。安排人驻守村口不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0 13:5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新乡市 联通
中铁十八局还是照上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0 18:1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驻马店市 电信
这个通告,为什么没公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