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美食·交友·策划·推广·活动·品牌 大河报记者 于扬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
“老板,来一份煎焖黄鱼!”“服务员,俺这桌要主食捞面条!”“老板,催一下我们的菜!”……8月24日,大河报记者在周口市淮阳区采访时看到,之前受疫情防控影响暂时歇业的餐馆,又重新焕发生机。只不过,刚苏醒之时尚不太“红火”,但食客们对此已经非常开心:“终于又吃上了堂食。”张长青是周口市淮阳区自媒体“淮阳新网”的负责人,平常由于工作缘故,他很少有时间在家做饭,总是在街头小饭馆凑合充饥。8月初,淮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暂停大型饭店、小餐饮店关停的消息以来,他只好重拾“厨艺”在家下面条、蒸馒头解决吃饭问题。“我们淮阳有很多特色小吃,龙湖的全鱼宴、本地的热羊头、麻辣鲜香的兔肉等等,在家吃了半个多月,早就馋这一口了,就盼望着疫情赶快过去,饭店早日开门。”张长青告诉记者。这两天,随着郑州、开封等地一些高风险地区“降档”,严峻的疫情形势有所缓解,淮阳区的一些饭店逐渐开门营业。8月24日,张长青带着妻子迫不及待地来到当地一家兔肉餐馆“打牙祭”。中午时分,饭店里食客逐渐多了起来,大家各自照着菜单点餐,一度冷清的“人间烟火气”又重新弥漫开来。
记者看到,虽然恢复了营业,但防控举措一样不少。进店首先扫描健康码、行程码,确认来自非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健康码绿色后,还要经过体温测量,方可进店就餐。尽管比往常吃饭多了一些“程序”,但食客们大多耐心等待,配合店员工作。“别管是否麻烦吧,很长时间没有在外面吃过饭了,现在饭店终于开业,大家聚在一起,品尝品尝美味,感觉非常开心了。”张长青说。
8月24日中午,大河报记者还在淮阳龙湖岸边探访了几家全鱼宴餐馆,发现门口停放的车辆大多为本地车辆,外地牌照车辆几乎没有,饭店服务员都在门口热情迎客。进店后,也都要求扫码、测温,没有异常才能落座就餐。而食客们走进饭店,大多选择隔桌落座,留出一定距离。虽然各个饭店都没有疫情防控之前那样红火,但能够逐渐舒复苏,已经让餐饮老板和食客欣喜不已了。而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的!”采访中,大家给自己鼓劲加油,也对未来的美好表示期许。素材来源丨大河报,大河报记者 于扬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淮阳新网」,搜索「huaiyangnewscom」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