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9-18 1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周口市 联通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大计。
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党组织,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新时代组织路线,谋篇布局,外引内培,聚才育才,强化人才支撑,着力建设一支以河南本土人才为基础、广聚海内外的“三农”人才队伍。
首先,立足河南,深化“三农”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的奋斗精神、创造活力,培养造就出专业化的党建人才队伍,培养造就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绿色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造就出乡村产业发展的管理者队伍,培养造就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人队伍,培养造就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其次,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招入国内农村一二三产业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专业人才,来河南中原大地创业、研发和指导,为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完善“三农”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着力培养造就农村“六支队伍”,即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等领军人才队伍;农村一二三产业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网络信息数字、电商与“互联网+”人才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文艺文化人才队伍。
总之,通过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培养造就党建人才专业队伍、海内外省内外科技人才队伍和本地人才队伍,激励人才在河南农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支撑起河南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
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既是推进河南乡村振兴的软动力,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标志。
河南大地,是中华黄河文明的杰出代表。从远古的“山顶洞人”,到殷商文化、春秋战国文化、东汉文化、三国文化、隋唐文化、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再到鄂豫皖、晋冀鲁豫、千里挺进大别山、挺进豫西、中原突围等红色文化和当代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文化瑰宝遍地,文化精神璀璨夺目。怎样把河南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深厚的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大众文化不断发掘出来,在新时代绽放出绚丽的文化光芒,是河南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站在河南这样一个文化基础上,河南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党组织,应紧紧围绕推进新时代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围绕乡村振兴,围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实施以振兴农村文化为目的的基本“文化工程”建设。
推进基本“文化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文化育人化人工程、文化惠民利民工程、河南文化资源开发工程、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和文化宣传推介工程”等。通过基本文化工程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用这些优秀的文化要素培养造就农民,用这些文化工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用这些文化工程挖掘和培养造就一批乡土文化人才,既弘扬农村社会主义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变农民精神风貌,也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